去年超400起融资总金额破600亿元 成都28条重点产业链强势吸金

发布时间:2023-05-10 17:41:13
来源:红星新闻网

制图 李开红


(资料图片)

近日,《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优化调整方案》印发,明确了8个产业生态圈,28条重点产业链,这意味着成都推动产业建圈强链迎来全新“路线图”。成都28条重点产业链发展态势如何?资本市场的反应提供了一个观察面。

5月9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获悉,该院通过相关第三方数据平台,以成都市2022年的企业融资事件为样本,从融资规模、融资轮次、资本来源、国有资本等4个维度,剖析了成都28条重点产业链的融资特征。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成都28条重点产业链共发生超过400起融资事件,公开披露的总融资金额超过617.3亿元。

创新药融资金额最高

文创、美食

成投资热门赛道

具体来看,融资企业数量排名前五的产业链分别为集成电路、创新药(含中药)、高端软件与操作系统、美食产业(绿色食品)和智能终端,表现出较高的融资活跃度。创新药(含中药)融资金额超115.4亿元,新能源紧随其后,实现融资超70.6亿元。“从融资数据看,资本普遍青睐具有‘硬核科技’特征的产业,成都创新药产业链强势‘吸金’,集成电路、高端软件与操作系统产业链融资行为高度活跃。”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人员罗雨说。

据罗雨分析,融资的轮次代表重点产业链新锐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梯次发展情况。2022年,成都28条重点产业链企业融资轮次分布中,A轮融资企业数量最多,超过100家,占非上市企业融资的比重超过51.2%;天使轮融资企业数量达45家,超过B-E轮,表现出较高活跃度。

从非上市企业融资来看,文创业(含数字文创)、美食产业(绿色食品)等产业链成为资本“投早、投小”的热门赛道。集成电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含车载智能控制系统)产业链企业凭借良好的商业模式成为A轮融资中资本重点关注的对象。

数据显示,上市(挂牌)企业再融资能力较强,披露的再融资金额超254.8亿元,占融资总额比重超过40%。其中,新材料、创新药(含中医药)、新能源产业链整体再融资能力较强,成为投资机构“重金下注”的对象。具体而言,新材料、创新药(含中医药)和新能源的上市(挂牌)企业再融资数量分别为9家、8家、4家,再融资金额分别为29.2亿元、43.2亿元、29.1亿元,展现出较强的再融资能力。

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成为成都新材料产业实现“快跑”的原因之一,来自成都市经信局最新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成都新材料产业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收超540亿元、同比增长13.6%。

吸引近700家投资机构

重点项目

获国资密集“投注”

资本的来源渠道可以反映重点产业链对不同类型、不同区域资本要素的整合能力。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成都重点产业链企业共吸引到来自90余个城市的近700家各类投资主体、300只各种基金进行投资,受到各路资本的广泛关注。

从资本来源区域来看,重点产业链企业的融资对象中有超过76.3%来自成都市以外,投资额占比超过62.8%。其中,集成电路和创新药(含中医药)吸引的市外投资者较多、范围较广且资金强度较大,市外投资者来源城市均为31个,市外融资额约在40亿-50亿元,对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的资金吸引力较强。

扎根成都的创晖资本管理合伙人彭朝松分析,投资机构的眼光与具体的产业发展周期是高度吻合的。集成电路和医药产业是成都的优势产业,伴随国产替代、逆周期等时代浪潮,这两个产业应时而生了一批优质标的,外地资本扎堆来成都大势所趋,建议本地企业抓住机遇吸引更多外地投资机构投资,“一方面通过路演、产业峰会保持足够的‘曝光量’;另一方面要做好规范经营,尤其是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为走向资本市场提前做好准备。”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国有资本密集投资成都重点产业链领域项目。数据显示,国有企业共对19条产业链的超过70家企业进行了投资,公开披露的直接总投资额超过92.8亿元,带动超过106亿元社会资金参与投资。省市区多级政府性产业基金共对16条产业链的超过60家企业进行了投资,公开披露的直接总投资额超过15.2亿元,带动超过81.8亿元的社会资金共同参与投资。

研究表明,2022年成都共有超过60家国有企业、40只政府性产业基金参与到重点产业链企业的融资中,在汇聚资本、放大规模上取得了较好成效。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宋嘉问

编辑:邓思璐 责编:董乐

标签:

AD
更多相关文章